詳細內容 幾乎所有人都堅信
自己的家里絕對不會發生火災。 然而,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, 無數事實又表明, 每年確實有許多好端端的家庭慘遭火劫。 火災案例 2015年10月30日上午8點左右,山東省濟南濼口和苑新居小區內,老人因在臥室內吸煙,引燃被子,冒出的濃煙致使自己和妻子不幸身亡。 2015年11月24日凌晨,福建泉州安溪縣大坪鄉大坪村一民宅二樓突發大火,兩名十歲左右的姐妹被困陽臺防盜網內不幸身亡。 2016年5月31日凌晨,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九峰鎮東街農業銀行對面的民房發生火情,整棟房子和房內的物品被燒毀,造成2人死亡。 2017年6月14日凌晨00:54左右,英國首都倫敦一幢27層的公寓樓突發慘烈大火,遇難或失蹤的人數達到79人。 2017年6月1日2時37分,浙江臺州市天臺縣始豐街道一民房發生火災,據了解火災共燒毀7間房,家具全部被燒,不幸中的萬幸是無人員傷亡。 鄉親們! 再不注意家庭火災防范, 可就真的晚了! 家庭火災隱患主要就這些, 這些隱患再不注意, 就真的難以挽回了! 家庭火災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命安全。 在家庭環境中, 有五種行為極易引起火災, 所有人都應有高度警惕。 1、睡覺吸煙和亂扔煙頭 煙頭表面溫度 200-300℃,中心溫度700-800℃,一般可燃燒物質燃點大多低于煙的表面溫度,如紙張為130℃,布匹為200℃,極易點燃。另外,煙灰在彈落時有一部分帶有火星的不規則顆粒,落在干燥疏松的可燃物上,同樣會引起火災。所以,睡覺吸煙和亂扔煙頭的習慣一定要杜絕。 2、家中堆放危險品 氯化鉀、氯酸鈉等氧化劑,膠片、乒乓球等自燃點較低的物品,乙醚、甲苯、松節油等沸點低的易燃液體,黃磷、赤磷、硫化鈉等易燃固體,要盡量避免在家中大量堆放,部分使用中的物品小量存放時,也應與易燃高溫環境隔離,避免引起火災和爆炸事故。
在廚房烹飪中,如需暫時離開灶臺,一定記得關掉火源,若因操作不當燒干鍋引發火災,首先要記得關閉煤氣總閥門,阻止火勢繼續蔓延,并使用泡沫滅火器進行滅火。如果火情擴大,無法自救,要果斷將廚房門關閉,并撥打119報警,等待消防官兵前來救援。 4、教育小孩不要玩火 小孩(尤其6—8歲孩子)認知能力差,大人不在家時,喜歡模仿家長使用火種做“燒飯游戲”,也會在床底下劃火柴、點蠟燭照明找東西、焚燒廢紙等,一旦將其他可燃物引著,便會驚慌失措,既不呼救,又不會自行撲救,必然導致火勢擴大。 5、電器使用不當 家用電器使用不當,線路超負荷、短路等因素引發的火災在居民住宅中時有發生,為避免此類事故,要盡量做到不將電冰箱、空調等散熱電器靠近可燃易燃物,不使用不合格產品,及時檢查更換電線,防止發熱、受潮、腐蝕發生。當家中需添置大功率電器時,要注意原有線路的負荷承受能力,更不能因為用電超負荷,而用銅、鐵、鋁等金屬絲代替保險絲。 家庭火災關乎人身安全大事, 家庭安全隱患不容忽視, 家庭消防也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任務。 |